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過年不該只是 紅包、圍爐、 大掃除!

過年不該只是 紅包、圍爐、 大掃除!



洪晟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博士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 特約講師

    歲末年終,一年的林林總總到此結算又再啟新的開始。想要善用生活提供孩子機會教育的家長,可以把握濃厚的年節氛圍,帶領全家和孩子一同回顧過去與展望未來,引導孩子思考事物背後的意義。讓孩子過一年、長一歲的同時, 不只身體長高,也同時增加心理成熟度。


培養良好的金錢觀
過年不該只是紅包、圍爐、大掃除!這些年節習俗推展出的深層意義值得我們帶領孩子一起思考。
以紅包來說,在孩子收到紅包時也該引導孩子思考如何妥善的使用金錢。除了說明「量入為出」、「開源節流」等等抽象概念,也可以實際展示記帳本,講解金錢流量的紀錄方式或者繪製簡易的收支平衡表,回顧過去一年父母辛苦工作的收入與支出,並展望明年度的使用規劃,讓孩子知道賺錢辛苦,資源需要妥善規劃使用。當面對「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時,究竟是「需要」或是「想要」?是「衝動性購買」或是「計劃性購買」?培養孩子懂得節制慾望、預想未來的能力是種成熟的表現;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平日消費時的心理狀態,別讓孩子被紅包寵溺而迷失在金錢物質的世界中,家長有責任在孩子獲得金錢的同時培養良好的金錢觀,教導孩子妥善選擇消費或儲蓄,這樣的紅包才更充滿人生的祝福。


愛的存款
    華人向來崇尚節儉的美德,根據 CIA 世界概況報告指出,臺灣國民儲蓄(Gross National Saving)佔國內生產毛額 31.3%2013 年), 在有資料統計的一百五十五個國家中排名第二十五(佔前16%)。父母可以將累積財富的好習慣轉化成家人間抽象的情感累積,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經營「愛的存款」。
心理學博士威拉德.哈利(Willard Harley) 認為親密關係猶如「愛的銀行」,彼此在對方心中開設了「情感帳戶」,當我們讓家人感覺到被愛就如同在情感帳戶中存款,但當我們讓家人感覺受傷就如同在情感帳戶中提款。然而,家人之間難免產生衝突,如果帳戶餘額不足,小小衝突就會在提款後出現赤字危機。因此,平日若能多加儲蓄愛的存款便能順利度過難關,讓關係從衝突回到和諧。


愛的語言
    那麼究竟該如何在家人的「情感帳戶」中存入「愛的存款」呢?蓋瑞.查普曼(Gary Chapman)博士從三十多年婚姻諮商經驗中發現五種愛的語言,每個人表達愛與感受愛的方式不同,多加瞭解自己與重要他人所偏好的「愛的語言」,將能更有效的表達愛與感受愛,「愛的五種語言」分別是:

1. 肯定的言詞(Words of Affirmation):
慈愛、鼓勵、正向的言詞很重要,得知肯定的背後原因更讓人開心。

2. 有品質的時間(Quality Time):
共同享受有品質的對話與活動,感受到特別與被愛。

3. 獲得禮物(Receiving Gifts):
來自於關愛、體貼以及在家人背後努力的禮物讓人感到被在乎與被放在心上。

4. 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
為重要他人做某些事情,以減輕他人的負擔。

5. 肢體接觸(Physical Touch):
可以展現關愛、在乎的任何肢體接觸,能發展安全感與歸屬感。


    「愛的存款」可以藉由具體的金錢儲蓄概念讓孩子瞭解抽象的關係經營,引導孩子意識他人的感受;「愛的語言」則可以引導孩子認識自己感受愛的方式,並理解他人感受愛的方式不同。同理他人感受是成熟度發展的象徵,「愛的存款」與「愛的語言」可同時應用於任何親密重要關係, 特別是父母在家庭系統中的階層位置較高,行為較有決定性,由父母開始帶領孩子效法的效果更佳。比方說:父母可以在圍爐夜主動回顧過去一年的感動時刻,並且向對方說出感謝(肯定的言詞);為對方準備新年禮物,即使只是一張寫滿字的小卡片(獲得禮物);積極主動為家中大掃除貢獻己力,減輕家務工作主要負責人的負擔(服務的行動);害羞給予擁抱的話也可以輕拍肩膀表達關愛或讚賞(肢體接觸);用心經營每一刻,讓全家人甚至整個家族都沈浸在溫馨感恩的年節時光中(有品質的時間)。



    孩子在父母的行為楷模之下自然會耳濡目染仿效。年節時候不妨找個機會和孩子聊聊,未來一年,我們打算在「愛的銀行」一起儲蓄多少「愛的存款」呢?



洪晟惠(2014)。過年不該只是 紅包、圍爐、 大掃除!HESS KIDS3315-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