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教養聯盟 1+1>2

教養聯盟 1+1>2



文╱洪晟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博士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 特約講師


天媽媽公司的業務特別多,忙了一整天。下班後先到超市買菜,再趕到幼兒園接小寶,回家的路上縱使身心疲憊、手提大包小包,還是耐心地聽小寶述說在幼兒園的一天。今天爸爸提早下班先回到家,想起之前加班好一陣子都沒空修理故障的電風扇,便著手維修;才剛修好,太太就帶著寶貝兒子回家了!

媽媽一到家便趕緊下廚煮菜,心裡期待著爸爸可以先幫小寶洗澡,讓小寶早點上床睡覺;爸爸心裡則是計劃在太太準備晚飯時幫忙看顧平時調皮搗蛋的小寶,便索性坐在客廳休息陪伴小寶看電視。媽媽在廚房聽到電視的聲音便喚著先生先帶小寶去洗澡,不過爸爸和小寶依然在客廳邊看電視邊玩耍,等到媽媽煮完晚飯時怒火也已點燃,劈頭便質問先生在她忙碌時為什麼不幫忙做點什麼?為什麼不先帶孩子去洗澡?爸爸一頭霧水地說他今天不只修理好了電風扇還陪小寶玩,以免孩子在媽媽煮菜時哭鬧,一起看電視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為什麼一定要先洗澡?

媽媽總覺得讓小寶早睡很重要,加上今天業務量暴增,累了一天,也希望先生能多體諒她需要工作、帶孩子,還要煮菜,關懷她「蠟燭多頭燒」的辛勞。媽媽感到哀怨的同時,爸爸也覺得莫名其妙,已經幫忙修理電風扇,也幫忙看顧孩子,還有哪裡做得不夠?為什麼被媽媽講得好像自己很不負責任?


教養不只是幫忙,而是同心協力的「教養聯盟」

在社會開始認知「教養小孩不只是媽媽的任務」之後,父親的角色得到新的關注,「新好爸爸」的形象應運而生,期待男人不只是賺錢養家、修理家電,更要幫忙做飯、帶孩子。不過,想要孩子教得好,不僅只是爸爸幫忙媽媽做事,或者爸爸、媽媽一起分工育兒與家務。就像上述故事中的爸爸,覺得已經「幫忙」看顧孩子了。

然而,成功的教養需要夫妻聯手組成同心協力的「教養聯盟」,「教養聯盟」不單單只聚焦在爸爸的角色職責(父職)或者是媽媽的角色職責(母職)單方面能如何各別教養孩子,而應關注家長在共同教養(共親職)時,父、母與孩子三方面的相處互動。或許會因為種種因素使自己分身乏術而難以負擔更多教養行為,不過仍可以運用不同方法表示支持另一半的教養行為,讓同心協力的「教養聯盟」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使教養孩子更有力、夫妻更親密!


「共親職」的支持與抵制

共親職的討論重點不僅在於教養的參與、育兒的分工,還包含了「教養行為或理念是否受到另一方的支持或抵制」,像是一方抵制地說:「先看電視吧!為何一定要先洗澡?」或者不說話、不回應,甚至擺出不以為然的模樣,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之間衝突、相抵觸的教養理念與行為;但若改為支持地說:「媽媽說快去洗澡,我們去洗澡吧!洗完澡後爸爸再陪你一起玩!」孩子就能明確瞭解父母相互支持的教養立場,讓父母的教養效果不會相互抵銷反而更加乘發揮。

支持或抵制另一方的教養不需要父母雙方都在教養現場,私下向孩子抱怨對方或說對方好話都是在教養上抵制或支持另一方的展現。像是一邊幫孩子洗澡卻一邊對孩子說:「媽媽總是說要先洗澡、早點睡,我也覺得很煩!」雖然沒有當面與另一方的教養產生衝突,但也向孩子傳達了抵制對方教養的意思。倘若向孩子說:「媽媽把你教得真好,讓你知道要先洗好澡、準時上床睡覺!」則傳達出父母雙方支持彼此的教養理念,給予孩子明確的教養指引,另一方面也是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肯定,從讚美中鼓勵孩子的行為。


孩子發展關鍵的「共親職」根基於婚姻關係

共親職的成效是影響孩子發展的關鍵,彼此相互支持的共親職有助於孩子良好的發展;而共親職品質的好壞常受到婚姻關係品質的影響。婚姻關係的好壞會外溢而影響到親子關係,美滿的婚姻關係是教養聯盟的動力基礎,相愛相惜的夫妻在共親職時也較容易相互支持,而非相互抵制的針鋒相對或角力競爭,就像上述故事中的媽媽期望爸爸多給予關懷與肯定,爸爸卻不甚明白媽媽的意思。夫妻在婚姻關係中的不一致會進一步展現在
育兒的教養上。因此,夫妻想要順利地共親職就要強化婚姻溝通、增進婚姻品質,像是媽媽可以找尋適當的平和時機,理性地表達對先生的期望,再多給予關懷與肯定。

增進婚姻品質能提供教養聯盟源源不絕的動力,父母也要預先溝通育兒理念,盡量達成共識,才能在教養行為上展現一致並相互支持。爸爸可以在平日主動與媽媽溝通如何協調親子同樂與作息時間;若未獲得共識,則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持相反意見甚或吵架衝突,也要避免在孩子背後抱怨訴苦。


再忙、再累,也不忘支持的小技巧

父母有時也許因為忙碌而難以負擔更多教養行為,不過仍可以使用不同方法表示支持另一半的教養行為。像是直接表達認同或是間接鼓勵孩子去做,孩子能獲得明確的指引,另一半也能獲得心理上的認同,感覺到自己對於教養的辛勤付出受到肯定,鼓勵其對孩子的教養繼續付出更多心力。

若您是較常負責教養行為的一方,也要在另一半進行教養時表達支持,即使對方因為較少參與教養而顯得不熟練,依然要給予讚美與感謝,增進其繼續努力嘗試教養的自信。

鼓勵另一半愛孩子的同時,也別忘記愛對方。《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的兄弟 Henry Ward Beeche 曾說:「父親可以為孩子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 father can do for his children is to love their mother.)父母相愛扶持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總之,教養不只是誰「幫忙」誰,而該是夫妻雙方同心協力的「教養聯盟」。共親職是影響孩子的發展關鍵,而共親職根基於婚姻關係,相愛相惜的夫妻在共親職時也較容易相互支持而非抵制,即使再忙再累,也千萬要記得用心愛對方!畢竟教養孩子長大成人並非容易的事,如此偉大的事業有賴夫妻相愛扶持,成為彼此在教養路上的強大隊友,一同攜手達成教養這項「超級任務」!


洪晟惠(2014)。教養聯盟 1+1>2HESS KIDS3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