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和小婷是學校眾所皆知、人人稱羨的一對小情侶,阿凱是學校熱門音樂社的社長兼主唱,多才多藝而且人緣非常好,不管男生女生都喜歡跟他做朋友,是校園中的風雲人物。小婷則是全校成績排名前幾名的好學生,聰明活潑又伶俐,時常代表學校到外參加各式學科競賽。
阿凱和小婷在高一同班而相識,彼此欣賞對方特質,隨即陷入熱戀,戀情發展也一直都算順利,小婷體恤阿凱身為社長與主唱,需要與團員有更多時間練習,於是時常在放學下課後,抱著書本就往阿凱的社辦跑,讓阿凱不用為了陪伴小婷而沒有練習的時間,阿凱也很開心小婷能把社辦當做圖書館,更開心自己有個如影隨形的頭號粉絲,三不五時就會買花送小婷。
隨著兩人升上高三,課業壓力逐漸加重,小婷依然是全校成績排名前幾名的學生,然而,阿凱卻因為想要選擇音樂相關科系而與父母意見相左,一場為了升學方向而興起的家庭革命,干擾了阿凱讀書的心思,又沒有以往的社團團練機會得以和團員歡聚、抒發壓力,阿凱陷入前所未有的心情鬱悶狀態,起初小婷還是主動付出關心,畢竟一直以來,小婷都習慣扮演陪伴阿凱、為阿凱默默付出的好女孩,不過,小婷也是期望能在高三課業壓力黑暗期中,得到多一些來自於阿凱的關心,然而,阿凱的好人緣,是因為其幽默風趣,只會與朋友打鬧說笑的阿凱,並不太懂得如何給予小婷關心,再加上身陷課業壓力與家庭革命的低潮情緒之中,也沒餘力再多察覺小婷需要被關心。
兩人的關係,似乎變得只有小婷在付出,時間一久,小婷的熱情逐漸消退,而以需要專心課業為由,向阿凱提出分手,阿凱用盡各種方法想挽回與小婷的這段感情,然而,小婷沒有對不起阿凱,也沒有被阿凱再次感動,分手的狀態成為兩人既定的事實。
在阿凱如此艱困的時刻,卻聽到同學間耳語,說是阿凱成績不好、抗壓力不足、不夠成熟、又不懂關心等等,才會造成兩人分手,聽到這些負面的流言蜚語,阿凱覺得被誤會、也很委屈,自己也曾經為了這段感情努力付出,原本是校園風雲人物的阿凱,一時之間承受不了這種打擊,覺得沒面子到了極致,連女朋友也罩不住,內在的情緒如排山倒海而來,只想逃離學校、逃離家庭,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的地方,好好放聲的大哭一場。
【分析與建議】
一、 談戀愛非必定成功,但可抱持希望!
現在國高中生談戀愛經驗的比例增多,談戀愛難免遇到分手的情況,兩人交往本來就是人生的一大課題,會經歷許多困難與磨練,千萬不要在一開始就抱持著必定會成功的心態,如此的期望不實際也不正確,容易導致忽視失敗的可能而難以接受失敗,也會因為忽視失敗的可能而忘了用心去經營,面對戀愛,我們不要抱持著絕對成功的錯誤思維,而是應抱持著希望會成功的謙虛態度,並將此希望付諸行動,用心認真的經營這段感情,如此才是正確的期望與行動。
二、 青少年變動的身心發展vs.穩定的情感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相較於其他人生階段,青少年時期的身心狀態都還在發展中,在如此極富變化的狀態之下試圖經營穩定感情,便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就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雖然認真的維持情感穩定發展,卻還是沒有辦法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包括阿凱經營社團、父母期待的壓力,或是小婷經營功課、缺乏被關心的感受等,沒有辦法勝任挑戰,不是阿凱、小婷努力不夠,而是變動的身心狀態增加了維持穩定感情的難度。
三、 交往之後才正要開始另一個新階段
經營一段感情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與極大的心思,魏秀珍老師就說到:「在這階段要處理感情,你真的要想清楚,因為談感情不是ending(結束),談感情才剛開始,你要花的心思其實還蠻嚇人的」,因此,魏老師奉勸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年輕孩子們,在面對感情這件事時,同學有沒有交男女朋友,不是參考對照的重點,而是要衡量自己在現階段做這件事會獲得更多,還是會因此失去更多,因為經營感情需要投入極大的心力,會排擠結交同性朋友、讀書課業等等的時間,也應該要問自己,假如真的要走到面臨分手,是否能夠承擔情感結束的結果,如果在衡量自己現階段的狀態之後,覺得自己還不能穩當的處理感情事,建議青少年對於感情可以持保留態度。
四、 感情的維繫需要雙方面的關心付出
男女兩性在情感關係中的行為表現是否存有差異,各方學者說法不一,不過確實有許多相關研究與數據指出,男女兩性處理情感的方式不一樣,譬如女性偏好情感面的因素,比如文字上的關心、外顯情感的扶持,可是男性的關心多半不是外露式,而是少用語言表達的心態式,倘若雙方的表達與接收模式沒有彼此相互協調,繼續以這樣的模式相處,久而久之,漸漸感受不到對方的關心,覺得在這關係中被對方輕忽,維持感情的難度於是便增加了,就像在故事中,阿凱沒有關心、細心體察對方心裡的感受,繼續過著他原本的生活模式,忘記要把對方放在自己的生活中,小婷總是扮演付出關心的角色,想要得到來自對方關心的需求沒有被照顧到,在魏老師看來,小婷會想要離開阿凱是理所當然,阿凱應該要瞭解,小婷的離開不是因為自己不好,而是因為忽略了對小婷付出關心,等到想挽回的時候才努力送花,都已經於事無補,更何況小婷想要的並不是外顯的物質,而是阿凱的那份關心。然而,兩人都正面臨許多壓力,正處於需要被關心而無暇關心別人的狀態,因此為老師建議正要走入情感關係的男女:「彼此要衡量你希望能付出的、到底能不能付得出來」。
五、 慎重的處理分手
提出分手不能是因為一時興起,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因為即使是提出分手的那個人,也一定會覺得很遺憾,在決定提出分手之前,可以跟好朋友聊一聊最近的感受,再次檢視自己對於這段感情是否還是覺得很為難?彼此之間是否有無法解決的困難?倘若依然覺得這段感情實在需要用分手來結束,那麼慎選提出分手的時機,就是下一個要謹慎思考的主題。
談分手的時機很重要,應多考量彼此現在的狀態適不適合談分手,畢竟彼此也曾攜手經營了一段珍貴的感情,挑選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時間來提分手,是絕對要注意的重點,當對方面臨重大事情的關鍵時間,如:升學、考試等,或是壓力大、心情不好的低潮時刻,都不是談分手的好時機,當對方在情緒上比較愉悅的時候,反而適合談分手這件事。
談分手要找兩人單獨相處的場合,不過絕對不是在隱密的環境中,因為在公眾場合的情況之下,激烈的情緒比較不會一下子就爆發出來,公眾場合中的周遭他人在某種程度上能保護自己。
在談分手的時候有幾個重點需要掌握,第一:在這段關係中,我們自己的收穫?第二:現在遇到的困難是什麼?第三:讓對方知道你對他的祝福依然沒有改變,你希望他是越來越好,第四:要溫和而堅定的讓對方清楚知道你要分手,不要當對方提出需求時,又軟化態度讓對方誤以為你提出的分手是鬧著玩,不過在這裡所謂的堅持,是態度上的堅持,而不是語調上的堅持。
提出分手後,先慢慢減少相處時間,確定彼此是否可以慢慢接受分開,雖然有人說斷得一乾二淨比較好,可是在身心發展都還在變動的青少年階段,一時之間太過決斷性的情感處理,可能會因此激怒對方而產生危機讓自己受傷,畢竟彼此曾經在一起也算是難得的緣分,如果最後必須要走上分手一途,而對方像阿凱一樣,還對關係抱持期望,也努力想維持、挽回,也不用一下子完全斷了聯繫,在結束的時候不能說漂漂亮亮,但應該要穩穩當當,給分手的步調再多一些時間。
六、 理性思考自己導致分手的原因
至於被提分手者,所受的刺激一定是最大,內心情緒也會澎湃而覺得超級難過,如果真的覺得很難過、很想哭,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都可以哭一哭,每個人都可以有抒發情感的機會,低落的情緒一定會過去,只是有人花費時間長、有人花費時間短,花費時間長的人可能是因為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這段分手的感情上,而沒有看到人生其他部分,人生除了男女感情,還有許多重要的事,阿凱不用只執著在高三這段情感,而可以多想想高三以後的人生,不只是男女感情,也還有學業、事業等等,當阿凱也看到其他事情的重要性時,就能減少處理分手情感失落的時間。
被分手者的反應,除了情緒上的澎湃,在認知上,則是會拒絕承認這件事的發生,或者埋怨這件事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到最後都還是得面對這件事。被提分手者可以試著靜下心來思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分手的發生?在探究分手原因時,思考分手問題時,要聚焦在自己身上:我做了什麼導致分手?若有下次機會,我會怎麼做?而不只是一直怨天尤人的想對方為什麼提出分手,因為當思考是聚焦在自己這方的因素時,才有可能在這次感情經驗中學到經驗,有助於以更好的方式處理下段感情。
分手時候雖然非常難過,但還是要試著恢復理智去思考處理分手這件事,不能就放著任由自己身現在難過的情緒中而沒有處理,魏老師覺得:「分手並不是不好的事,就是因為這個經驗讓下一次更好」,被分手者可以試著去處理情緒、思考原因,就能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經驗,才不會讓自己徒然難過一場。在故事中的阿凱並沒有做到處理與思考,只有一味的覺得為何在諸事不順的時候,還雪上加霜的被提分手,阿凱應該試著去問小婷,在這個時間點提出分手的原因,從故事中可以得知,小婷沒有獲得阿凱的關注與關心,然而情感關係是需要彼此付出關心,那麼阿凱應該要從這次分手的中學習到:沒有滿足對方情感上的需求,是造成分手很重要的原因,藉由這次情感的難過經驗,阿凱學到了經驗,可以在下次情感中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七、 感情只能比較自己有沒有一次比一次更用心
阿凱除了可以從這次分手經驗中,學習到感情是需要彼此付出關心,還應該要知道,交女朋友跟面子沒有關係,從阿凱的故事可以反思自己是否也認為交異性朋友是件好風光的事,這種迷思會導致結交異性朋友的錯誤心態,兩性在面對情感這件事,男性的確比較重視面子與尊嚴,如果覺得談感情是自己罩不罩得住的表現的話,任何情感談下去都會有問題,因為一開始的價值觀就有所偏差,像故事中的青少年阿凱,容易受到同儕間的次文化影響,而覺得交到女朋友才是有面子,希望自己比別人有面子、希望自己有了這個男朋友或女朋友而看起來比較風光等等,這樣的價值觀很容易導致情感的失敗,因此,以交男女朋友衡量面子的同學要非常小心,千萬不要用這樣來衡量情感,男性、女性在一起經營感情,不是因為能力強弱,而是因為兩人因緣際會正好產生了在一起的機會,彼此應該珍惜可以經營感情的機會,好好關心對方,而不是只關心自己是否有面子。
面子就像是一種比較,會將對象的條件與他人做比較,而因為自己女朋友比較漂亮、自己的男朋友比較慷慨而覺得有面子,這樣的心態如果不改變,除了會將自己的男女朋友與他人比較,也會習慣性的拿現在的男女朋友和以前的比較,比來比去總覺得沒有比較好,就像諺語說的:「撿來撿去、撿到一個賣龍眼的!」總想要挑一個比較好的男女朋友,也想說下一個會更好,然而,究竟什麼叫做更好,在情感教育中常談到,凡是一開始在兩人關係中有比較心態,這情感就陷入危險之中了,情感的經營應該是要比較是我們兩人在一起能不能讓彼此舒服、愉快,因為情感的重點是要彼此間的關心與關懷。
情感關係中的比較,不僅不能出現與他人之間,也不能出現在兩人彼此之間,比較是我愛他比較多,還是他愛我比較少,在情感經營的過程中,比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是很可怕的想法,會對彼此的關係帶來非常大的威脅,兩個人的關係應該是享受的、互惠的、愉悅的,魏老師表示:「兩個之間不能比、也不能跟別人比,唯一要比的是,我對他、有沒有一次比一次更用心」,也就是說,唯一可以的比較,是自己跟自己比,一次比一次更用心,才表示自己有在用心經營這段感情。
【結語】
雖然並非每一個戀愛都會成功,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抱著希望去努力,然而,青少年正處於一個身心發展極為變動的階段,維持一段穩定的情感有其困難度,更何況談感情不是結束、而是正要開始,彼此之間要付出更多的關心,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有時後即使雙方都努力了,卻還是走上分手一途,就需要謹慎的處理,要挑選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時間來提分手,也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提出分手,無論是提出分手的一方,或是被提分手的一方,都應該要理性思考,才能從這段感情中獲得經驗,為下一段美好關係做準備,也切記感情是不能比較的,唯一可以比較的是自己有沒有一次比一次更用心,以這樣自我導向的態度經營感情,下一段的美好關係,就是可以期待的了!
(本文受訪者為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撰稿、採訪者為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班學生)
洪晟惠(2012)。分手調適~再見啦!心愛的,無緣的人!杏陵天地,21(3),5-9。
同文收錄於: